查看原文
娱乐

你咋知道,内娱一定比国足更争气?

小西cicero 山巅上的加图 2024-05-16


但至少敢比了,这是个进步。

说说那英被网友“加封”为叶赫那拉·英的事儿,这两天微博上闹得挺欢乐的。

前不久刚刚开播的《歌手2024》请了两个外国歌手来和国内歌手同台竞唱,本来可能是为了娱乐气氛,彰显比赛的国际化氛围。结果比了半天,两位外国歌手分得第一第二,那英以50多岁之身,忝列了个第三。为国内娱乐圈强行挽尊了一回。

结果公布后,把很多网友整破防了,琢磨一场国内比赛,凭什么让两个来凑趣的老外不知名歌手给屠榜了呢?再加上那英本来就是满族人,让人想起晚清某位老佛爷一口气宣战十一国列强的“光辉战绩”,于是“叶赫那拉·英”的诨名就出来了。还编了什么顺口溜,什么“叶赫那拉是你的姓,抵抗洋人是你的命,上一个五旬挂帅的是穆桂英。”

再然后,这个事儿与很多近期的网络热点一样,也开始向“魔幻爱国主义”方向发展。好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歌手都开始借这个热点表态,要上类似的舞台和洋人比划比划。

什么“我是中国歌手韩红,我请战”

什么“我是中国歌手曾一鸣,有召必回。”

等等等等

据说现在内娱已经有十来个大大小小的歌手做了类似“申请出战”的表态。

怎么说呢?抛开水平不论。我觉得唱歌这种东西,本来应该是最私人的表达,歌为心声,你想唱就唱,如果连唱歌都要跟“爱国”强行绑定,还搞什么“申请出战”,整的跟要上战场一样……

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一点呢?

再说你唱好了说自己“为国争光”,万一要是唱跑调怎么办?你是做好了跑调就以叛国汉奸罪论处的觉悟了,是么?

难怪锡进·胡总编都遭不住,吐槽歌手们如此硬蹭爱国流量实在是太不着调了。

从卖个奶茶、到唱个歌,啥行当都能蹭爱国流量,这事儿眼下已经不新鲜,咱说点不一样的。

这是出了以后,久不看内娱节目的我现去找了两集“歌手2024”看了看,总体感觉是以下三点:

第一,最终赛出这个结果是公平的,两位外国歌手与中国歌手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这两个人在嗓音、乐感、控场、与乐队协同的现场演绎等等方面都比中国的大多数歌手高出一头,老练的那英是唯一能跟她们稍微掰掰腕子的存在了。最后赛出这个名次真的是名至实归。

真不是有意崇洋媚外,而是比到那个程度,不把第一第二给人家,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虽说是名至实归,但还是佩服湖南电视台和参与投票的听众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勇气,能把这个结果选出来,还播出来,播出来以后也不怕被好事者们骂成是“辱华节目”“汉奸比赛”(我看网上已经有傻x在挑这个风头了,好在响应者还不多),这个勇气确实可嘉。

第三,就是为什么会比成这样?就是因为《歌手2024》吸取之前历次娱乐比赛被质疑黑幕的教训,首次采用了全开麦、无修音直播、即时投票的赛制。换句话说就是掺不了假。

可这么一弄,很多混水摸内娱的明星就露怯了,总导演洪啸很无奈地在采访中说,能请的都请了,但“大家都没空”。

于是大家才发现,内娱歌手目前的状态可能和某音某手上的直播行业有点相似,开上美颜个个美若天仙,美颜一关不知多少个乔碧萝。

而要真刀真枪的比,内娱歌手说实在的,又怎么拼得过那些洋老外呢?纽约、巴黎有多少剧院、酒吧?有多少音乐行业从业者?那帮人都是在庞大的从业人员基数中一刀一枪辛苦打拼出来的。那种环境下出来的人,论专业素养跟业态还不完善、三天两头爆黑幕、前不久还被刀郎一曲《罗刹海市》嘲讽过的内娱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这种状态下,你硬要去跟人家真刀真枪的去比,这不就好比让从青训到职业联赛都做的一塌糊涂的国足去跟日韩乃至巴西、德国队同场竞技,最后打输了一样自然么?

你还自问“为什么13亿中国人就找不出十一个踢球的(一个唱歌的)”?

这从一开始就是个假问题。任何行业比的都不是总人口,是从业人数,是从业环境,是有没有一个健全、完善、能让有天赋者发挥出来的市场。


但说起国足的事儿,你会发现这次网民看《歌手2024》和球迷看历次国足比赛真有一个迷之相似之处:人们总会把歌手和球员的能力和其爱国意愿连通起来,把两者看成等价的东西。

比如过去人们骂男足,说他们输韩国、输日本、输越南、输泰国接下来没人可输了……言语间带着一种埋怨,似乎男足队员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或者爱国情操,球技就能上去,不说凭精神力打赢足球列强,或者至少赢个列弱吧。

可是我们其实知道,中国男足几十年如一日的低水平稳定发挥,甚至越来越拉,原因并不是所有球员都没有爱国热情,不愿为国争光。而是真的技不如人。技不如人的背后,关乎的又是我们整个足球产业的问题,和与先进国之间的差距。

但大多数球迷骂男足的时候从来只着眼于前者,好像男足觉悟提高一下,写个为国争光的血书,足球水平就能超规格提升一样。

这是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而同样的思维方式在此次歌手事件中也有体现,为什么那么多歌手会一窝蜂的在微博上“申请出战”,因为我们有些受众真的信这个,好像歌手觉悟上去,“主动请战”了,上去唱了就能好三分。

可是你仔细想一下,就会觉得很荒诞:
唱歌这事儿,是靠提升一下爱国觉悟,就能摆平的么?艺术细胞这个东西需要漫长的积累和培养,甚至有时候是天生的,你不是那块料,你就是唱不好。喊再多“为国请战”的口号也没用。

那把能唱得好的人选拔出来,并让他们从事这个行业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健全而繁荣的音乐市场。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需要的是对音乐产权的保护和对音乐人的尊重。

而归根结底,我想这有赖于我们“国民总娱乐时间”的提升,更多的老百姓有闲暇、有时间、有消费能力去酒吧、剧院、音乐会消费了,那真正能在现场唱好歌的人自然也就锥出囊中了。

这就像为什么那英、韩红那一代老歌手中有不少可堪一战的实力派,道理也简单,因为她们崛起的那个年代是中国经济开始起飞、思想获得解放、老百姓有了一些闲钱和闲暇的“娱乐蓝海时代”,“国民总娱乐时间”大幅增长,再加上国门打开,港台、日韩甚至欧美的大量竞争与交流涌入,内娱当然也能时势造英雄。

反之,如果一代年轻人天天996,加班时间越来越多,每天累成狗,根本逛不了酒吧、买不起音乐会门票。平时就上班挤地铁的那点时间听听音乐,甚至只够刷个抖音短视频。娱乐市场还不规范,消费层级很低,大多数人没有花钱买歌的习惯。那娱乐市场能推出的顶流能是什么呢?

当然只能是口水歌、是靠修音搞出来的“科技与狠活”。

这个道理跟足球搞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没时间也没条件踢球,更不愿意送孩子走这条凶险从业之路一样。
把国足和内娱搞不上去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爱不爱国,似乎爱国就雄起,疲软就不爱国,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简单换算。但我们的舆论偏偏总爱搞这个。


历史学者茅海建先生,他在研究鸦片战争历史的某本书中,做过这样一个总结。他说中国人总有一种“忠奸史观”:

“不能说用忠奸的理论来解释鸦片战争完全一无是处,但是,这种理论确有其致命伤: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现状。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

而这个“忠奸史观”的简单化思维发展的极致,倒真的是叶赫那拉向十一国洋人宣战那一把——

庚子年时候,主战派劝说老佛爷向洋人开战的一大理由就是义和团都是“忠民”,且正踊跃“申请出战”,“民气可用”。

可是,光靠忠君爱国,能不能挡住洋人马克沁水冷机枪呢?什么样的体系又能造出水冷机枪?

这种问题,是当时群情激奋的朝堂上没人想的。大家都急于表现自己是忠臣,不会看着洋人欺负老佛爷。

或者你即便要提,也会被徐桐、刚毅那帮人说成是汉奸。然后就拖下去一刀砍了。

于是这种“忠奸史观”的简单化思维持续了下来,一直用在了我们讨论国足、歌手比赛里——

国足不争气,就是因为他们不够爱国,觉悟不够!

歌手落败,一帮歌手“申请出战”了,大大滴好,以此觉悟,何愁唱不过洋人!

在这种简单化思维里,那些真正该探讨的问题,就这么被忽略掉了。

文章的结尾,说点正能量的夸赞吧。

我觉得,国足也好,《歌手2024》也罢,至少有一点是值得嘉许的——它们至少敢于走出国门,或把洋人请进来,搞一个公平的比赛,做公正的比较。有比较,才有进步的可能。

而实话实说,就像没有《歌手2024》之前,你都不知道内娱这么”国足”一样。你又怎么知道,那些比都没比过的行业,就一定比国足或内娱更争气呢?

本文4000字,感谢读完,更多作品,欢迎关注我的音频会员栏目《小西漫谈》

也请关注这两个号并加精,方便及时看到,会不定期不定号更新。

为文不易,喜欢请三连、打赏支持,多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